close

  中新社哈爾濱6月24日電 題:萬件俄僑藏品展示“東方莫斯科”的歷史原貌
  作者 王棟梁
  哈爾濱,一座融匯中俄文化的都市,曾被冠以“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等美稱,究其得名原因,土生土長在這座城市的52歲的李良,用自己收藏的萬餘件俄羅斯僑民物品道出了緣由。
  走進位於哈爾濱市道里區李良的家中,濃重的異域風格映入眼帘,滿牆的舊時代門牌、火標、剪報等藏品帶著歷史氣息,“研究俄僑文化和中東鐵路的發展史是我的愛好,我並不是學者,我是真心的熱愛這些東西。”李良對中新社記者說。
  哈爾濱這座城市是伴隨著中東鐵路的發展應運而生的,100多年前,這條傳奇般的跨國鐵路在快速的拉動著沿線區域經濟同時,也帶來了大量的俄羅斯移民。
  “哈爾濱這個地方最開始人煙稀少,只有兩個自然村屯,直到中東鐵路修建,開始陸續有俄羅斯人移民到這裡。”李良一邊介紹藏品一邊講述:“當時的俄羅斯僑民移民到這裡以後,逐漸建立起一個生活圈,這就是現在哈爾濱市的雛形。”
  李良的藏品中,有4000多封俄羅斯僑民的往來信件,這些信件真實的紀錄了當時俄羅斯僑民在哈爾濱的生活狀態,“我收藏的俄僑信件中很大一部分是俄語的信件,還包括英語等其他國家的文字,拋開其中的一些瑣碎的事件,其中很多都是當時俄僑生活和社會環境的真實寫照,這些對現在研究哈爾濱俄僑文化歷史有著很重要的意義。”
  大批的俄羅斯移民帶來的是文化的衝擊和交融,李良介紹說:“據不完全統計,在上世紀20年代到30年代之間,哈爾濱的俄羅斯僑民總數超過30萬人,這個數字是相當驚人的。”由於俄羅斯人口基數的大量增加,俄式建築、教堂也隨之而來,“我收藏了一個地圖,是上世紀20年代印製的,當時的哈爾濱市區內,僅東正教堂就多達26個。這還不包括其他教派的。”
  同時期,因為多國文化的交融,往來貿易的不斷增長,哈爾濱市在當時的經濟發展十分迅速,“那時候哈爾濱的經濟是很好的,在一些當時的信件里,俄僑們描述的生活條件要好過很多同時期的中國其他地區甚至是其他國家。”也正是這樣,哈爾濱才有了“東方莫斯科”的美譽。
  隨著時代的變遷,俄羅斯僑民逐漸離開了哈爾濱,“到了新中國成立以後,俄羅斯僑民大部分都已經遷離了哈爾濱,但是他們為這座城市留下的文化遺產,卻至今都沒有被抹去。”李良說。
  近幾年來,李良依舊定期的參加留在哈爾濱的俄羅斯僑民聚會,“我和我的朋友們正在編譯這些俄僑信件,希望能摘出一些有價值的歷史信息,編纂成一本關於中國俄僑文化的書籍,這是我一直想做的事。我還打算辦一個展覽,讓更多的人瞭解那段歷史。”李良憧憬著未來。(完)  (原標題:萬件俄僑藏品展示“東方莫斯科”的歷史原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up86upheev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